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最后一年。中国农业银行湖北省分行(简称“农行湖北省分行”)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湖北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建设农业强省,打造新时代‘鱼米之乡’”战略目标,不断健全金融强农惠农富农长效机制,服务城乡融合发展,支持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特色产业,全面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截至2025年6月末,全行县域贷款较年初增长394亿元。
实施“三强”金融服务工程 服务城乡融合发展
县域是枢纽,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乡村,是构建新型城乡关系,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的关键一环。农行湖北省分行全面对接湖北省“强县工程”,创新推进“强县+强镇+强村”金融服务工程,全方位支持城乡基础设施贯通升级、城乡产业融合和农民展业创业。
支持湖北新型城镇化建设,农行湖北省分行在全省立体推进“强市兴城”“强区兴城”系列活动,积极支持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公共服务提质、保障房建设等民生工程。其中,农行湖北省分行金融支持老旧小区改造“当阳模式”在全省全覆盖总结推广。
2025年3月,襄阳市枣阳通用机场建设项目启动,该机场建成后将作为鄂西北区域性通用航空物流中心,重点发展物流配送、旅游观光等产业。农行湖北省分行积极支持机场建设项目,助力湖北加快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围绕补齐县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农行湖北省分行建立贯通城乡交通、物流通信等重大项目库,探索基础设施建设与特色农业、关联产业、资源开发一体化发展金融支持模式。
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 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是当前抓好“三农”工作的关键之举。农行湖北省分行全力支持湖北打造全国农业科技创新引领区,将更多的金融资源引入农科园区、创新型县(市)和科技企业,加大对农业现代化示范项目、智慧农业、现代农业设施的支持力度,着力推动实现涉农“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农行湖北省分行重点支持农业技术创新在保护耕地资源、促进耕地健康利用、提升粮食生产能力等方面的应用。武汉市秀谷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耕地生产障碍修复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农行湖北省分行为该企业发放“科技e贷”,支持其以数字化手段开展自然灾害防范、土地修复项目流程监管等工作。
积极支持发展智慧农业,拓展人工智能、大数据、低空等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场景。在襄阳市枣阳市,农行湖北襄阳分行支持枣阳市实施乡村智能化产业基地建设,流转1.2万亩农用地建设特色优势黄桃产业园;在宜昌市,农行湖北三峡分行助力辖内智慧农业产业园实现物联网智能光照控制、数控化精准滴灌施肥、智能轨道运输网构建等。春耕夏种时节,在各地粮食主产区,农行湖北省分行支持普及农业无人机播种施肥、“田管家”社会化服务等模式,让金融“活水”真正滴灌到智慧农业的“神经末梢”。

深化联农带农机制 释放乡村发展活力
让农民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实现共同富裕提供机制保障。农行湖北省分行全面推广“整村建档、批量授信”作业模式,加大运用纯信用、随借随还、线上化程度高的“惠农e贷”产品,精准对接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需求,将农户贷款送到田间地头。
湖北省潜江市是“中国小龙虾之乡”,396个行政村把小龙虾养殖作为富民支柱产业,从业人数超过20万人。农行湖北潜江分行全力服务小龙虾养殖产业做大做强,针对小龙虾养殖农村合作社、农资大户等经营主体,不断完善惠农贷款“自主授信、便捷增信、随时用信”服务模式,为万余户虾农发放贷款8.3亿元,有效破解“融资慢、融资难”问题。
在支持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上,农行湖北省分行创新组合运用村集体经济组织贷款、“和美乡村贷”、“强村贷”等金融产品,助力盘活农村集体资产,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
持续提升农村基础金融服务水平,通过加强县域网点布局优化,加快探索“流动银行”服务新模式,不断扩大“惠农通”服务点行政村覆盖面,农行湖北省分行着力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以金融服务下沉助力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推动提升农民金融服务获得感。
上一篇: 无